为探索“读史读经典”课程新形式,将历史方位、学术品位、育人本位融入读书课堂,引导学生静心读、沉浸读、深入读、思考读,读懂读通读透经典,培养阅读思考写作的综合能力。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与明德书院携手打造“读史读经典•名著导读”精品选修课,为各位同学提供精致、厚重、丰富、务实的读书盛宴。
精致——小班授课,师生共读。课程因书而聚,每班人数不超过二十人,专用读书教室开课,师生近距离共品名著,更多分享交流。
厚重——强调学术,厚重品味。入选书目均为历史文化类经典名著,以学术视角、专业方法,一学期吃透一本书,以点带面,完成读书、懂书、评书的过程。
丰富——书目多样,任君选择。20位人文社科领域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研究视角,导读不同历史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经典名著,给你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务实——内容充实,读写结合。培养学生专业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解决读不进、读不懂、写不出、写不好的问题。
课程一览
1.《古史辨自序》(顾颉刚)

2.《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

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4.《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

5.《史记》(司马迁)

6.《摹仿论》(奥尔巴赫)

7.《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傅斯年)

8.《阿拉伯通史》(希提)

9.《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

10.《资治通鉴》(司马光)

11.《印度佛教史》(平川彰)

12.《文史通义》(章学诚)

13.《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4.《说文解字》(许慎)

1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16.《唐六典》(李林甫等)

17.《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18.《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

19.《左传》(左丘明)

20.《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 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麦克尼尔)

开课时间表

以上课程将于12月21日第二轮选课阶段在通识与核心“历史与文化”板块全部上线!欢迎大家选课!
注:此系列课程在第二轮选课阶段优先面向大一、大二同学开放,第三轮选课阶段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
“读史读经典•名著导读”系列选修课将长期开设,欢迎有兴趣加入教学团队的老师联系明德书院刘玮老师(rucliuw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