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按照2021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经典史学著作阅读课程总体安排,专门史著作阅读课程相关工作将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开展。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体系
专门史著作阅读课程(1学分)面向2021级中国籍本科生开设,具体工作由学院组织开展。
学院制订本院专门史著作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做好书目确定、课程指南和工作指南发布等工作,设置相应教学班,并为每班配备1名研读导师(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院应指导各教学班开展日常工作,并对各教学班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课程内容
(一)经典著作研读
学生阅读、研习专门史经典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二)研读活动参与
学院、教学班组织开展研读活动,学生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相应活动任务。
三、课程安排
(一)筹备启动阶段
1.教学班、研读导师确定(2022年11月中旬):各院根据实际设置教学班(不少于15人),确定修课学生名单,确定研读导师。如按照行政班体系建立教学班,研读导师可由班主任担任,班级辅导员协助开展工作。相关信息请于11月21日前报送(模板见附件1)。
2.精读、泛读书单确定(2022年11月中旬):书单由各院自行确定。
3.课程指南制订和发布(2022年11月中旬):各院制订面向学生的课程指南和面向研读导师的工作指南,并做好政策公布、解读以及培训工作。
(二)研读写作阶段
1.阅读和写作(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学生在研读导师指导下至少选读2部著作,并按照规范格式(模板见附件2)独立撰写2篇读书报告(正文不少于2000字,提交时间由各院自行确定)。读书报告每篇重复率不得超过20%,学生本人应自行做好核查,研读导师应给予督促和指导。
注意:本课程撰写读书报告内容不得与通史断代史著作阅读课程所提交读书报告重复。
(三)活动开展阶段
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各教学班开展研读活动,学生按要求参加研读活动(不少于2次)。研读导师做好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有条件的学院也可组织学院层面的研读活动。研读活动开展应留好记录,力戒形式主义、名不副实,确保人人有参与、人人有分享、人人有收获。
党委学生工作部按照20元/人的标准拨付活动经费(原则上为业务费)。经费须用于开展课程研读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四)成绩评定阶段
2023年3月上旬,研读导师评定读书报告成绩和研读活动成绩,并在本科欢迎使用乐鱼App服务平台中完成成绩录入工作(系统中建班和登分事宜另行通知)。
每班成绩优秀(90分及以上)人数比例不得超过教学班学生总数的50%。成绩提交后原则上不可修改。
(五)核查反馈阶段
2023年3月上旬,学院将学生的读书报告交至党委学生工作部(提交工作要求另行通知)。读书报告一经提交,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更换。3月底前,将开展读书报告重复率抽查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对于读书报告重复率异常,读书报告撰写存在抄袭、剽窃、造假等不端行为,或有其他违反本课程管理要求的,课程成绩将以零分计;还将视情节对违纪人给予纪律处理。
四、评分方法
专门史著作阅读课程满分100分,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一)平时成绩(满分100分)
根据学生参与研读活动的表现评定成绩。参与活动迟到早退、表现不良的,酌情扣分;未参加活动的,不予计分。
(二)期末成绩(满分100分)
评阅2篇读书报告内容评定成绩,每篇读书报告满分为50分。
五、免修说明
以下类别学生可以免修本课程:
(一)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中任选1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的学生;
(二)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
(三)数学学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学生、统计学院应用经济-数据科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生、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应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生、商学院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生、欢迎使用乐鱼App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学生、公共管理学院智能传播与公共治理双学位实验班学生、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学生。
附件:1.教学班和任课教师信息报送模板
2.读书报告模板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2022年11月14日
联系人:杨琳(62515559、rucdsdjdnew@163.com)